开云kaiyun体育-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十周年,铸剑十年,与梦同行

admin 国际足球

2023年盛夏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十周岁生日。

自2013年创办以来,这项赛事从最初仅十几个城市俱乐部参与、规模尚显稚嫩的全国性邀请赛,逐步发展为横跨多大赛区、吸引数万名选手报名、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参与度的击剑赛事之一,十年间,它不仅成为中国大众击剑运动发展的核心载体,也成为无数普通人体育梦想的起点与见证者。

而对许多人来说,联赛的意义远不止于竞赛本身——它是一段与青春、汗水、友谊和坚持紧密相连的共同记忆。


缘起:从无到有,搭建民间击剑舞台

2010年前后,随着中国击剑队在奥运赛场上屡创佳绩,大众对击剑运动的兴趣被迅速点燃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走进俱乐部,持起长剑,当时国内面向非专业选手的赛事体系仍较为零散,缺乏一个稳定、高规格、覆盖全国的平台。

“很多孩子练了几年,除了本地小比赛,根本没有太多实战机会,更谈不上以剑会友、开阔眼界。”一位早期参与联赛筹办的裁判回忆道。

2013年,中国击剑协会与多家地方协会、俱乐部共同推动,首届“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”应运而生,首届赛事虽只设置了少数几个分站,却吸引了来自全国二十多个城市的数百名选手,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坐火车、搭飞机,辗转数座城市就为参加一场比赛。

“那时候条件远不如现在,但大家眼睛里是有光的。”现已成为联赛资深技术官员的陈教练说道,“你开云kaiyun体育能感觉到,很多人是真的热爱这项运动。”

成长:规模与水平双线跃升

联赛真正迎来爆发是在2016–2019年间,随着国家体育产业政策的鼓励和大众体育消费升级,击剑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成立,参赛人数开始呈指数级增长,联赛也随之扩展为多站分站赛加总决赛的成熟模式,并细分U8、U10、U12、U14、U16、17+等多个年龄组,项目设置也覆盖花剑、重剑、佩剑全部剑种。

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十周年,铸剑十年,与梦同行

更重要的是,赛事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:国际级裁判执裁、电子裁判设备全面应用、高水平场馆保障、实时网络直播与成绩系统……这些改变让选手和家长感受到了被重视的尊重感。

“2016年我第一次带儿子参加联赛时,比赛还在体育馆里临时搭台;到了2019年,已经是在专业会展中心布置数十条剑道,氛围完全不输国际大赛。”一位来自深圳的家长感慨道。

在这过程中,一批优秀选手通过联赛脱颖而出,不少人凭借出色表现进入省队、国家队,甚至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;更多人则通过联赛坚定了自己对击剑的热爱,走向裁判、教练、俱乐部运营等岗位,反哺这项运动的发展。

人物:十年,他们与联赛共同蜕变

张晓菲:从选手到教练

27岁的张晓菲是联赛“全勤参与者”,首届联赛时,她还是名高中生,凭借一腔热情报名参赛。“当时我连比赛服都是借的,第一轮就被淘汰了,但站在剑道上的感觉让我彻底着迷。”

十年间,她从未缺席任何一届联赛,大学时期,她成为校击剑队队长;毕业后,她选择成为一家俱乐部的青年队教练,她带领的学员也开始站上联赛的剑道。

“联赛就像我成长路上的刻度尺,每一年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,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现在看着我的学员,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。”

刘建华:家长与志愿者的双重身份

52岁的刘建华则代表了另一个群体,2015年,他陪儿子参加联赛,从此与击剑结缘,儿子大学毕业后不再练剑,刘建华却留了下来,成为联赛组委会的长期志愿者,负责后勤协调工作。

“我亲眼看到很多孩子通过击剑变得自信、坚韧、懂得尊重,这不只是比赛,更是一种教育。”八年来,他服务过数万名选手和家长,被称为“联赛大管家”。

李薇:俱乐部创办者的视角

“联赛这十年,正是中国大众击剑市场从萌芽到成熟的十年。”某知名连锁击剑俱乐部创始人李薇指出,2013年,她的第一家俱乐部只有30名学员;她在全国拥有12家分馆,学员超过6000人。

“联赛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检验教学成果的平台,也极大地推动了击剑文化的普及和俱乐部之间的交流合作,没有联赛,很多中小俱乐部很难坚持到今天。”

挑战与转型:疫情下的坚守与创新

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,给联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赛事多次延期、取消,海外选手无法参与,线下活动严格受限……组委会并未停滞。

他们迅速推出“线上击剑挑战赛”,通过视频参赛、网络评分等方式维持选手参与度;开发小程序提供线上培训课程;与直播平台合作推出“云观赛”模式……这些创新尝试不仅让联赛在特殊时期存活下来,也探索出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。

“那几年很难,但整个击剑社群展现出惊人的凝聚力。”联赛运营负责人表示,“很多俱乐部、教练、家长自发帮助我们推广线上活动,相互鼓励,这让我们坚信,联赛的存在是有价值的。”

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十周年,铸剑十年,与梦同行

新起点,新征程

进入第十年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。

赛事开始尝试与校园体育、社区体育更深层次结合,推出“击剑进校园”计划、民间击剑等级测评体系等,进一步降低参与门槛;联赛也着眼于国际化,计划与亚洲乃至欧洲的俱乐部赛事建立交流机制,为中国业余选手提供国际舞台。

“下一个十年,我们希望联赛不仅能培养更多冠军,更能让击剑成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,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。”中国击剑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十年磨一剑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用十年时间,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大众击剑运动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的全过程,而无数个“我”与联赛共同成长的故事,汇聚成了中国体育社会化、大众化进程中最生动的一页。

剑道之上,胜负之外,是无数人的青春、梦想和坚持,下一个十年,已然开启。

0 44

留言0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